秋分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1、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2、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3、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
秋分吃什么?
1、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春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澳门伦敦人微博。”
2、田螺
广东许多地方秋分有吃田螺的习俗。秋分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3、芋头
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秋分时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4、桂花酒
秋分时节桂花都已经开了,丹桂飘香,秋分前,勤劳的人家会准备白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节气一到就拿出自家酿好的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5、大闸蟹
江浙一带有吃大闸蟹的习俗,秋分时节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
秋分物候特征
我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1、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2、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3、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的寓意和象征
秋分寓意秋季中间,昼夜等长。秋分象征秋季丰收,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
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这种“秋季抑郁症”心态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秋分三侯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