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伦敦人的微博_微博

关键词

澳门伦敦人,澳门伦敦人微博,澳门伦敦人官网

刘秘书 > 写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

时间: 奕玲 心得范文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1)

我出生于孝感,关心孝感的发展。曾在网上见:孝感已成现代化城市,传统的孝文化已经淡化。回乡看了,确觉心寒,老城几近拆完。问询老人,也都摇头,有人说:还有“董永公园”,非也,那是1984年建成的现代公园,还未长“老”。

当然,城市要发展,孝感建设现代化,楼高路宽,也应点赞,但在建设发展中却忘了孝感的特色,即以传承孝文化而闻名。如果老城全部消失,犹摘去了“古老孝感”的桂冠,可能让后人忘记“孝行感天”美好念想。

在报上曾报道有座有名的古老城市,领导们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将老屋旧宅全拆了,建成了高楼大厦林立,很是气派。后,古城的子孙从国外回乡,看了,摇头、叹息、指责,因为他们留恋的是老家古城,他们觉得光荣的是古城中传颂的美好的古老故事,要看高楼大厦,国外的比这更好更多。从那以后,古城在外的后人以及受后人影响的人,就失去了对古城的留恋,至此,领导们才后悔莫及。

后来报上报道,中国第一家孝文化博物馆在四川邛崃建成,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孝文化展馆本应先出在孝感啊!即前往参观,该馆规模不大,投资700万元,约3000平方米,三层楼房,展出的内容却很丰富。墙上挂图片、文字,室内摆满现代大孝子孝敬老人用过的物件。展示内容有传统二十四孝,现代二十四孝,伟人名人的孝行事迹和国家领导人对孝道孝行的论述,整馆展现的故事很是感人,该馆已成省、国家传承孝道的教育基地。给孝感人脸上有点光彩的是该博物馆创始人的祖先是孝感人。

孝感是座很古老的城市,从史料分析,孝感古城在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就很繁华了,才有公元前770年前东周列国时的秦楚相争,也才有公元25年东汉时期董永父子从山东逃荒至孝感的故事。传统二十四孝是从中华民族发展中,从尧舜时代到宋朝的几千年中出现的二十四位大孝子孝道孝敬孝行的故事。其中有三个大孝子出于孝感: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所以孝感才光彩夺目,扬名天下。

孝感应永保孝文化传承地的殊荣,孝感人应是弘扬孝文化的室传员,所以建议在孝感老城区建孝文化展览馆,可借鉴四川邛崃固驿镇公义村中国首家孝文化博物馆的建馆方法:政府给政策,领导支持,群众筹资,合力完成。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2)

一个国家的底蕴和文化精粹,全部都融合于它的博物馆当中。这里有被精心保存的件件古物,也有被数次考察的精确历史。比如前几天我们去过的国家博物馆,在那里,过往与如今并存,复古与现代同行。

在这次参观之旅最初时,我们去观赏了震撼的国博介绍片《国脉》。确实如此如题所说,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脉络。源远流长而不可溯。只有以史为镜,方才能知兴替。

古人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对后辈最好的借鉴,明得失而力求做到最好。那一件件古物就是时间最好的证明,也许黄沙早已腐蚀白骨,我们无法从长眠于地下千年之久的古人口中知道曾经的故事,可我们却能通过那一张张泛黄的卷帙,那一件件微锈的器物上,穿越回千万年光阴,透过它们身上残缺的花纹和模糊的样式,看到那时的花开花败、潮起潮灭,云卷云舒。看到那时高大宫门红墙重檐下的一件件陈年旧事。看到那时一个辉煌的盛世王朝如何建立,又如何一步步毁灭于当权者的言辞之间。那生动又立体的物件为我们呈现了篇幅宏大的盛世王权,呈现了辉煌表象下的血腥盛宴,那时我们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在眼前在耳畔边绘声绘色的呈现,而不再是粗糙纸面上冰冷的字词描现。

《国脉》而引出的华夏儿女豪情还未平息,片子却让人意犹未尽的播放完毕了。我们只得依次站起排队离席。带路的向导将我们逮到了古代瓷器这一分区。毕竟只是方才在影片中的惊鸿一睹,远没有亲身近距离观察看的透彻。可一旦靠近,感觉便立马不一样了。似乎每个设计中都藏着奥秘,每个纹理间都含着玄妙。细细揣摩,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之中的小小巧妙设计,给人以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惊喜感,约莫这就是古物中的乐趣吧!

国博这样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博物馆,排出来给我们讲解的讲师也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他不仅言辞幽默直戳重点,还有着一个清冽却朗朗上口的名字:梅松松。他不仅能将古瓷器的历史在口边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还是这篇明显就能看出设计者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学案创始人。那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结构慎密。并无太多啰嗦之处,简明扼要,帮助我们梳理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让人一眼便了然于心。

他为我们分配下了任务,我们第三小组的任务是找到人面鱼纹镜并且将它图案摹写在学案上。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它对称的特点,那几处并不服从对称这一定律的地方似乎也有着他们独特之处。画着画着我们似乎能透画卷感受出画者所思索的一切。

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与某一件事时,总是会愉悦之至而忘记流淌着的时间。梅讲师催促的声音响起时,我还如坠于那种异常玄妙的境地。听过了一系列用来甄别彩陶的方法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充满着纹饰的高大花瓶前。那原先在我眼里毫无规律的美观花纹,竟然可以象征着这么多审议,有着如此多蕴含,有着那么多内涵。从细节处展示的一切俨然让我叹为观止。

这次的国博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从此面对历史时我将能根据今日的一切而融会贯通。而身处于这样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熏陶的古国当中,我对此感到十分高兴。更为我是这文墨气息浓郁的泱泱大国中的一员而自豪无比!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3)

今天,我们全家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广东省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位于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外表像一个长方体的桌子,墙体是灰色的。每一层楼都有崭新的详细的介绍和指示牌,看得我目不暇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四楼。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努力往前走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洞。我们刚走进去,就被周围的一切深深地迷住了:哇!好大的树呀!天花板上还吊下来了方块状的蓝灯呢!走上竹板桥,我们朝两边望去:在茂盛的草丛中,藏着一只小穿山甲!我问爸爸:“那只穿山甲是真的吗?”“不是,是假的”。爸爸回答道。

我仔细地看那只穿山甲。只见它全身披灰色的鳞片,头是黄色的,爪子是尖的。因为穿山甲的爪子是专门刨土的。“看,一头梅花鹿!”一位小男孩叫道。我转头一看:只见草地上立着一头梅花鹿。这一头梅花鹿的头上长着一对灰色的角,全身褐色,身上有许多斑点,像盛开在田野上的白野花。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脚,还有一条短尾巴。再走进一个大洞,我们看见了一颗猫眼石。猫眼石的中间有一条白线,在灯光的映衬下,向光和背光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真像小猫咪的眼睛呀!过了一会儿,我们又看见一个用孔雀石做成的山。山下有一棵棵大树,树旁还有一只仙鹤,山上有青草、绿树和一眼青色的泉水。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浇灌着岸边的青草和绿树,真是美不胜收呀!

天渐渐地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大自然真奇妙!”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4)

放暑假了,我和妈妈去参观了中国百年老电话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立刻就被各种各样的电话吸引了,这些电话引人入胜。

一位和蔼可亲的讲解员对我说:“电话是在1876年由贝尔发明的,它是第一部磁石电话。”磁石电话的通话方法是提机、摇棒、通话,当时的电话即笨重又线路单一。小源浪平把这个电话介绍到了日本,使它得以发展。

博物馆里的电话琳琅满目,有钢琴的、鞋的、足球的、酒杯的、可口可乐的和卡通人物的电话,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鞋的,因为电话按键是在鞋底,通话孔也在鞋底上,设计巧妙,十分特别。

我寻找着电话的标牌看到这些电话的品牌有瑞典的爱立信、日本的NET、美国AT&T,但遗憾的是有许多精美的电话因为地方小而被堆放在库房里不能展示。

电话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变成精美小巧,从磁石电话到转盘电话、投币电话、按键电话、磁卡电话;从有线变成无线电话、变成可视电话,品种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参观中国百年老电话博物馆,让我享受到了电话的乐趣,也激发想象的兴趣。只要你可以想到的,都可能被设计成为电话的模样。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5)

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陶瓷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们来到了一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油画,油画上画着远古淄博人民制作陶瓷的景象,油画前面立有一尊古人烧制陶瓷的石像,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

我们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了“中华第一窑”。2000年“中华第一窑”出土于张店区房镇乡的彭家村后李文化遗址,是中国的第一个窑洞。

再往前走,就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陶瓷展了。有褐陶钵,是一种形似大瓷盆的陶瓷;有红陶鼎,像一个花瓶,但是底部还有“三条腿”支撑着;有彩瓷双耳罐,罐口似碗口大小,罐颈跟罐口一般粗细,罐口可就粗多了,真可谓“头小身子大”呀!另外还有黑陶豆、扁壶、影青碗、青瓷尊等等,说也说不尽。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二楼展厅,高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民间陶瓷工艺展厅。民间陶瓷工艺是我市极为重要的民间工艺之一,自明清以来,淄博窑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逐步确立了淄博在中国陶瓷产区的重要地位。

从民间工艺厅一出来我们就看到了十二兽首复制品。十二兽首是中国最有价值、最精美的陶瓷之一,真品曾经摆放在北京圆明园里,清朝末期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成了废墟,他们抢走了价值连城的十二兽首和其他许多珍贵的珠宝,现在鼠首、兔首在法国,马首在台湾,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至今下落不明,猪首、牛首、猴首、虎首已回归祖国。这就应了古人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呀!

时间不早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陶瓷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6)

“哗啦啦,哗啦啦……”伴着一阵阵带着微微咸味的海风,看着平静的海面被海风吹起的层层浪花,我来到位于天津塘沽的《航空母舰博物馆》。

这艘航空母舰是俄罗斯海军退役下来的,叫明斯克号。它没有经历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所以它至今还保存完好,被中国买下来收藏展览。虽然它退役了,但是看上去还是那么威武雄壮,庞大无比。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有机库、升降级、飞行甲板、飞行弹射器等特种设施,可运载飞机几十架至百余架,能远离海岸机动作战,是现代化军事战争中的重量级装置,我对它充满好奇心。

一进航空母舰,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里面非常大,它分好几部分,有展览厅、洗衣房、弹药库、酒吧等等。我最先参观的是展览厅,讲解员阿姨用图片、文字、实物介绍了"明斯克"的历史经历、功劳和意义,我像汲取知识的小蜜蜂一样,认真聆听,仔细记忆,揣摩思索,生怕落下什么。参观完了展览厅,我来到了二楼,就到了洗衣房。我大概浏览了一下,由于它里面太大了,转来转去,我竟不知道怎么转到了弹药库。哇!弹药库的弹药都是按1:1的比例制造成的,看上去非常真实。这还不算什么,它的发弹管道里都装着炮弹的模型,而一个发射舱里又有几千个发弹管道。太震撼了!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也该回家了。我从甲板上依依不舍地走下来,伴着落日的余晖,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走进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篇7)

今天,天气十分凉爽,太阳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来,爸爸要带我参观京杭运河博物馆。

我们来到运河文化广场,这里可真热闹啊。我看见一处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没错,就是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进去看看。

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脚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着清澈的水,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置身在大运河,美丽极了。我们参观了“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运河文化”四个展厅,了解了许许多多关于运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东西。我看到了铜钱、粮票、地契、还有古时候的刀具。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一个大木架子前,手里拿着“木杆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于织布的工具。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呀!

我们穿过博物馆的四个展厅,一路看见许许多多铜像,我跟他们握了握手,真是有趣。这些可都是为我们后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呀!我要向他们学习。

时间就像调皮的小孩,从不提醒别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我学到了许多,真是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

53396